第633章 炮轰县城(1 / 2)
祈灵县,县衙后院书房。
沈廉早两天回到县城。
突围之时,身边都是将领,全是武道高手,速度远比溃卒们快。
更何况总署压根没打算逮捕他。
此时,沈廉秉烛疾书,一个个云纹文字落于纸面,秀雅中带着锋芒,透出少许慌乱。
须臾,一封加盖县尊印的书信写完。
“来人!”
沈廉提起信纸吹干,唤道。
等在门口的童子推门,看向县尊沈廉。
童子稚嫩面孔有着慌张。
自家老爷带兵去剿匪,结果匆匆归来,没两天,到处都在传官军溃败,天封山里匪徒出山,正在各处烧杀抢掠,还截断了官道。
这让城中很多人如热锅蚂蚁,现在外堂还有几位老爷守着,苦苦哀求,想要见上一面。
无他,这些住在城里的老爷们,大半家产、田地等可都在城外,现在根本联系不上,便心焦如焚,损失太大了啊!
“着人将信送去飞鸿渡,亲自交给巡察使。”
沈廉瞧见童子的慌乱,换做平时,肯定训斥一番,读书人要有山岳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。
而今却懒得教育。
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叫他辗转难眠,眼圈都是红的,更别说仪态。
巡察使驾临,带着朝廷旨意,目的是凑够足够精铁打造兵器。
而他了解天封山脉的情况,那群‘夏国’人也就三千余,充其量一群山匪罢了。
且行事多有违逆,怀疑私造兵甲,训练私兵。
这倒也无可厚非,而今战乱年代,哪家豪族不这样做?
但与其交易,倒不如大军开到,兵锋所指,精铁还不是手到擒来。
甚至,他清楚天封山那群人锻造技艺纯熟,能打造那些农具,自然也可以锻造武器、铠甲。
不如让他们自行锻造,把兵备物资直接交给朝廷,省的还要分出去功劳。
再加上那件事已经有眉目,朝野上下震动,气势鼓舞,真人似乎也没那般可怕。
于是两人一拍即合,决定先兵后礼,狠狠拾掇一番。
那群‘夏国’人很不知礼数,过去一年多从未主动来拜会过自己这位县尊。
但是,谁能想到,先是三百骑兵失陷。
而后大军遭遇夜袭,顷刻溃散,如今‘夏国人’冲出天封山,兵甲皆备,朝祈灵县而来。
如今,攻守之势异也,祈灵县守备军不足两百人,还都是留下的老弱,当真难以镇守,唯有向飞鸿渡求援。
沈廉站在窗前,谁也不见,思虑之后的事情。
这件事搞砸了,兵备物资没弄到是小,一旦‘夏国人’扩散,起兵造反,弄出浩大声势,巡察使也摘不出去。
因而,沈廉除了向飞鸿渡求援,陈述利害关系,更暗中放任‘夏国人’高歌猛进,逼近祈灵县,好叫巡察使不得不来援。
如果‘夏国人’见好就收,抢掠一番回到山里,那巡察使就有可能只把自己扔出去背锅……
沈廉思虑着,谋划着,只要把控好度,祈灵县围而不失,自己才能借着巡察使庇护脱身。
如果战事进展顺利,歼灭,或者击退‘夏国人’,便是平叛的功劳,甚至还能让他们继续炼铁,打造武器。
却也正是这个原因,有意控制,放水之下,沈廉对各地传回来的情报,什么铁甲神兵,雷鸣暗矢的武器等嗤之以鼻,根本不相信。
‘夏国人’是真人门徒,释放的术式罢了。
那一夜溃败,是因为敌人夜袭,后续思量,人数应该不多,如若当时快速反应,集结士兵,有可能挡住敌袭,不会败的那样彻底。
沈廉眸光阴郁,暗暗懊悔,这个战果传到朝廷,多少都得留下‘沈廉不知兵’的印象。
如今三国战事激烈,大丽国打造出制衡真人的器物,又有了很大希望,沈廉不想让自己的仕途受到影响。
除了向外求援,他还积极鼓动城中居民,宣扬山贼之恶,奸淫掳掠,所过之处炼狱之景等,绘声绘色。
城防军扩张到500人,武库也被打开,里面陈旧武器搬上城墙。
较新的,精良的送去前线。
次一点的之前全部用上了,大溃败后遗失。
沈廉继续许诺,给大户免税,让他们主动拿出金银、粮食等,支援守城,更多百姓走上城头。
“大人,您刚才许诺的那些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