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 令尊神了(1 / 2)
第215章 令尊神了
“前面就是牵丝夫人盛氏的宅子了。”
宫中传来的消息是明确的提示,海浩也不耽搁,直接带着大侄子严世蕃出了英略社,朝着那位著名媒人的家宅而去。
牵丝夫人姓盛,住在东城仁寿坊隆福寺旁。
伴随着不远处传来的悠扬钟声,一行人策马来到巷子里,远远看着宅邸,却是一愣:“这是媒婆的住处”
铜鎏金钉的兽首大门高逾丈许,门楣悬着一块乌木匾,金漆稍显斑驳,却有落款,显然出自一定身份的人之手,檐下八盏琉璃灯,飘出缕缕沉香,熏得半条街巷都透着矜贵气。
这般宅院远远看去,都透出一股豪奢之风,实在不像是一位媒婆的家宅,但此时又不见车马喧嚣,整体静悄悄的。
“牵丝夫人被称作京师第一官媒,多为勋贵高官子弟说媒,钱财肯定是不缺的,听说当年她为定国公之子牵了姻缘线,至今夫妻恩爱,这块木匾恐怕就是老国公亲笔所写!”
严世蕃对于宅邸的气派倒不奇怪,如此才凸显出他调查的细致,所选的媒人值得信任。
但对于这个气氛却有些不解,以牵丝夫人盛氏的名声,宅前不说车马如龙,往来不绝,也不该是这副门可罗雀的模样啊……
“吱呀!”
正想着呢,大门缓缓开启,一众仆婢迈着整齐的步子走了出来,为首的年长女子躬身行礼:“奴等恭迎贵客!贵客里面请!”
说罢,就有小厮上前牵马,但海浩端坐马上,动都不动,开门见山地道:“听闻你家主人是京师第一官媒,怎么无人拜访”
年长女子道:“主人早闻近日将临佳期,是万金难买的良缘,故而屏退闲杂,独留雅室,专候贵客大驾。”
海浩浓眉一扬:“哦那你说说,贵客是谁”
年长女子再度行礼:“自是新科榜眼海公子,老爷想必就是海榜眼的高堂了!令郎才冠群英,高中榜眼,真乃天赐麟儿,我家主人能为海府保此良媒,实乃蓬荜生辉!”
“消息灵通啊!”
海浩目光闪烁:‘倒像是江湖的做派!牵丝夫人……没听说过京师有这号人物!’
严世蕃顿时放松下来,觉得这位牵丝夫人果然不同凡响,现在的守株待兔正是意识到太后嫁女是何等重要的机遇,足以让她的身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展现出重视态度。
瞧着此人名不虚传,待得明威的婚事一切顺利,日后自己成亲时,也可以让对方做媒。
不过他不敢作主,看向海浩,就见这位翻身,这才一并下马,让小厮牵去了马厩。
两人迈入宅邸,迎面见到的一植双株连理柳,枝干缠绕如红线,颇有些天作之合的好兆头。
再往里走,就见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领着仆婢,候在正堂前,恭敬行礼:“老身拜见海老爷!”
盛氏自称老身,看着确实也年过四旬,但生得一张鹅蛋脸,肌肤白皙,脸上皱纹很淡,不施浓妆,却自有一股雍容之气,外裳穿一袭绛紫色的广袖长衫,内着月白色交领襦裙,领缘缀珍珠,肩上披着淡色的披帛,完全是一副贵妇人打扮。
和她的家宅一样,任谁第一眼见了,都难以将其与媒人联系到一起,倒也是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
双方见礼,盛氏笑容如沐春风,说话更是好听:“海公子在京师素有清誉,当年国子监直面武定侯之事,百姓间莫不交口称颂!老身曾欲为公子觅得佳偶,然投帖未获回应,便知公子心系科场,今见金榜题名,果然是天道酬勤,实至名归!而今海老爷来寻老身说媒,更是天缘巧合,良缘天成啊!”
这话确实令人舒心,海浩哈哈一笑,豪爽地道:“我们是琼山海岛人家,岭南粗汉不懂京里那些弯弯绕的规矩,小儿这婚事,就要托付给盛娘子了!
盛氏道:“不敢当!万不敢当!请!”
双方入座看茶,稍作寒暄后,海浩直入主题:“久闻盛娘子是京师第一官媒,不知与普通的媒人又有何不同”
“这是各方抬爱罢了,老身实在不敢称第一!”
盛氏谦虚了一句,又掩嘴微笑道:“老身做媒,尤重三验九问十八相,必定细细察验,这才为双方作保,经老身手的姻缘,琴瑟和鸣的有,相敬如宾的有,至今没一对劳燕分飞的,更不可能出现公堂对质,反目成仇的笑话!
“哦”
海浩浓眉扬起:“这‘三验九问十八相’,是什么说法”
盛氏解释:“媒聘本有一套相看流程,老身只是做得更细致,所谓的‘三验’,一是验家谱、二是验脉象、三是验笔迹。”
海浩道:“具体呢”
盛氏道:“家谱是防同姓,脉象是防隐疾,笔迹则从中窥出几分真才实学,不被外界的传言所扰……”
海浩点了点头,接着道:“九问呢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