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回 岳院君闭门课子 周先生设帐授徒(2 / 2)
第二天,几位员外带着儿子们来上学,一见到周侗先生,纷纷恭敬地上前行礼,还热情地邀请周侗吃上学酒。周侗却摆了摆手,神色严肃地说:“贤弟们先请回吧,现在可不是喝酒的时候。” 说着,他把三位员外送到书房外,转身回到屋内,便叫王贵拿出书来学习。
王贵一听,立马歪着脑袋,满脸不服气地嚷道:“哪有客人还没开始读书,主人先读的道理?连这都不懂,还出来当先生!” 一边说,一边伸手从袜筒里掏出一条铁尺,恶狠狠地朝着周侗的头上砸去。没想到周侗反应极快,头一侧,一只手精准地抓住铁尺,另一只手一把拎起王贵的后背,像拎小鸡似的把他按在凳子上,拿起戒尺,对着王贵的屁股重重地打了几下。王贵平日里哪吃过这样的苦头,这几下打得他龇牙咧嘴,再也不敢造次,只能乖乖地听从先生的教导。张显和汤怀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,偷偷地把藏在身上的短家伙扔掉,也不敢再胡闹了。从这以后,几个孩子都开始认真听先生讲课,用心读书了。
再说说岳飞,他就住在隔壁。每当周侗先生讲课的时候,岳飞就搬来凳子,踮着脚爬到墙头上,聚精会神地听先生讲书,常常听得入了迷。有一天,书童跑来禀报:“先生,西乡有个叫王老实的人求见。” 周侗一听,立刻来了精神,说道:“我正想见他呢,快请他进来!” 不一会儿,书童领着王老实进了书房。王老实一见到周侗,连忙作揖说道:“小人一直种着老相公的田地,您十多年没来,小人把历年卖租米的银子都收在家里存着。如今听说老相公来了,特意来看望您,想请您过去把账算一算。” 周侗听了,很是感动,夸赞道:“难得你这么忠厚老实。” 接着,他转头叫王贵:“你去跟王安说,先生的佃户来了,准备点便饭招待。” 王贵应了一声,转身去传话。
周侗又和王老实聊起了农事:“眼下田稻长得怎么样?” 王老实满脸喜色地说:“小人的田里,收成比往年好一倍。今年稻禾还长出了双穗,这可是老相公的大喜事啊!” 周侗一听,也觉得惊奇,说道:“禾生双穗,预示着要出贵人,这可真是稀奇。明天我和你一起去田里看看。” 正说着,书童来叫王老实去外面吃饭。当天,周侗就把王老实留了下来。
第二天一早,周侗给三个学生布置任务:“我出三个题目,你们好好思考,做出破题,等我回来批改。” 说完,他换了身衣服,便跟着王老实下乡去了。
岳飞远远看见周侗出门,心里一动,暗自想道:“先生既然出去了,我不如到他的书房里瞧瞧。” 于是,他悄悄来到书房。王贵眼尖,一下子看到岳飞,像发现了救星似的,一把拉住他,大声招呼张显和汤怀:“汤哥、张弟,快来看,这就是岳飞,我爹总说他聪明绝顶。先生今天出了题目,我们哪有心思做,不如请他帮我们代做,怎么样?” 张显和汤怀一听,连连点头:“好主意!我们正想回去看望母亲,就麻烦岳哥帮我们做啦!” 岳飞有些犹豫:“我怕做得不好,不合先生的心意。” 三人却不管不顾,一个劲儿地央求:“别谦虚了,一定要麻烦你!” 王贵生怕岳飞跑了,还特意把书房门反锁上,叮嘱道:“你要是饿了,抽屉里有点心,随便吃。” 说完,三个小家伙撒开腿,跑出去玩耍了。
岳飞走进书房,翻出三人以前做的破题,仔细琢磨着每个人的写作风格,模仿着他们的语气,分别做出三道破题。做完后,他坐到先生的位置上,拿起周侗写的文章认真研读。看着看着,不禁拍案叫绝:“我岳飞要是能得到这位先生的教导,何愁日后不能出人头地!” 兴奋之下,他提起笔,蘸满墨汁,搬来小凳子垫脚,站在上面,在雪白的粉壁上挥毫写下几句诗:
投笔由来羡虎头,须教谈笑觅封侯。
胸中浩气凌霄汉,腰下青萍射斗牛。
英雄自合调羹鼎,云龙风虎自相投。
功名未遂男儿志,一任人时笑敝裘。
写完后,岳飞反复念了几遍,又在诗的后面工工整整地写下 “七龄幼童岳飞偶题” 八个大字。刚放下笔,就听见门锁 “咔嚓” 一声响,他回头一看,只见王贵、张显和汤怀慌慌张张地冲进屋来,大声喊道:“不好了!快走!快走!” 岳飞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,心里顿时紧张起来。
究竟发生了什么事?且听下回分解。